20
2021-08
鑫”手相牵,让爱同行——德鑫医疗关爱重疾儿童,走访慰问温暖人心
20
2021-08
电子内镜医疗设备原理结构及常见故障维修
  【电子内镜系将微型电荷耦合器CCD置于内镜前端,CCD把动态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图像处理中心将电信号处理后存储,在显示器上还原出图像并由打印设备输出。】  1图像传感器的主要特性  (1)光谱特性:CCD图像传感器具有很宽的感光光谱范围,通常可延至红外区域,利用此特性,夜间用于辅助红外光源照明,CCD也能清晰地成像。n-p结构CCD灵敏度高,但这种CCD在强光下易出现光晕及拖影;n-p-n结构的CCD可以有效抑制强光照射产生的光晕及拖影,但却降低了灵敏度,光谱范围也被压缩到可见光区域[1]。  (2)分辨率:一般用器件的调制转移函数表示,是CCD图像传感器的重要参数之一。  (3)暗电流:图像传感器受热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表现为处于非光照环境下也会产生电信号。暗电流限制了器件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其大小与环境温度有关,温度降低,暗电流减小。  (4)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灵敏度一般用最低照度来表示,灵敏度高即要求其在很低的照度下也能输出较为清晰的图像;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宽则是要求其具有把最小光量到最大光量产生的信号电荷成比例地收集到势阱内的能力,动态范围取决于势阱能收集的最大电荷量与由噪声确定的最小电荷量之差。  (5)像素:指的是传感器的最大像素数值,有些给出了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像素数,如822H×508V;有些则给出了前两者的乘积值,如41万像素。其数值大则图像分辨率就高。  2电子内镜基本结构  电子内镜设备包括内镜、图像处理中心和冷光源。内镜又由操作部等7个部分组成。  (1)操作部:包括活检阀、吸引钮、注气、注水钮、弯角钮及弯角固定钮。操作部有遥控开关与图像处理中心相连。  (2)头端部:包括CCD、钳道管开口、送气、送水喷嘴及光纤终端。  (3)插入部:包括2束导光纤维束、CCD视频信号线电缆、送水管、注水管、弯角钮钢丝和活检管道,这些管道的外面包以金属软网,金属软网的外层再套以聚酯外套。  (4)弯曲部:转动角度钮可控制内镜弯曲部向上、下、左、右方向弯曲,最大角度可达上180°~210°,下180°,左160°,右160°。  (5)电子处理部:涵盖导光纤维束和视频信号线,视频信号线与电子内镜先端部的CCD相连,与导光纤维束一起经插入部及操作部与电子内镜光源及图像处理中心耦合。此外,送气、注水管也包括在其中。  (6)连接部:电子内镜连接部除有光源头、送气接头、吸引管接头、注水瓶接口外,还有视频线接头。  (7)送气送水系统及吸引活检系统:电子内镜的送气、送水及吸引活检孔道设计与纤维镜相同,电子内镜光源内亦装有电磁气泵与送气、送水管道相通,内镜与光源接头处有吸引嘴与负压吸引端相接。  (8)图像处理中心:图像处理中心又称电子内镜主机,处理内镜传来的光电信号并再现于监视器屏幕上。处理中心具有光平均/高峰值切换功能,让图像任何部位的亮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另外,其还有白色自动控制功能,保证图像色彩不失真。电子内镜有画面冻结功能及动态、静态互换功能,设置的第二图像在主画面冻结后,在其下方一角显示动态画面,便于对局部病变进行对比观察。记录系统将内镜图像通过处理记录到硬盘上,并可经打印机输出。显示器用于显示全部信息,目前常用的有阴极射线管(CRT)、液晶(LCD)、等离子(PDP)显示器等[2]。  (9)冷光源:冷光源给图像传感器提供高亮度照明,一般用高压氙灯。光源内亦装有电磁气泵。  3小结  电子内镜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掌握电子内镜原理结构及常见故障维修对于从事医疗工程专业的人员尤为重要。
20
2021-08
常见的医疗设备如何维修和保养
  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和维修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近些年,医疗设备透过科学技术的改革持续进步,诸多医疗设备故障均被医院管理的决策者所重视。为了可以最大限度展现出医疗设备的效果,应当对医疗设备的故障进行正确的分析,以此提升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一、医用光学类  1、腹腔镜  维护和保养  (1)器械宜轻取轻放,不得摩擦、相互碰撞及同时一手拿多样器械,保持轴节灵活尖端合拢良好、锐利器械刃而锋利。  (2)注意镜面的保护。  (3)导线清洁后存放时,不可拆迭,盘旋弯曲度应大于90度,以防止光纤折损,影响使用效果及缩短使用寿命。  (4)对各类钳子要经常检查,活动关节,注意钳端的闭合情况,关节处涂上专用润滑剂。  (5)锐利器械保存应套上橡皮保护套。  (6)戳卡、转换器、旋切器上的密封圈如有老化、裂口是应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术中漏气影响气腹效果。  (7)冲洗器上的阀门,应定期拆卸进行清洁、上油、以保持阀门的灵活性。  (8)所有器械在使用、清洗、保养过程中,关节不应强扳,尖端不能碰及硬物,器械小部件不能丢失。  (9)光源和摄像头在分离前应先确定主机电源关闭方可拔出。  (10)关机后的15分钟内不宜重启腔镜系统。  (11)内窥镜的灭菌优先考虑低温或等离子消毒法,若用高压灭菌法,一定要让镜子自然冷却,禁止用冷水冷却,不然会导致镜头的破裂,目前,不提倡用戊二醛浸泡灭菌,因为浸泡后镜面接口处的液体不易擦净,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雾状的蒸汽影响镜面的清晰度,尽量不要经常变换镜子的灭菌方法,这样对镜子的密封有好处。  (12)镜子与手术器械要分开清洗,镜面用湿的脱脂棉球沿一个方向擦干净后,以擦镜纸擦干,镜身可用湿软布擦净,禁止用超声波清洗镜子,尽量不用生理盐水清洗镜子,否则容易产生锈迹。  2、消化内镜  维护和保养  (1)检查病人后,应立即进行床侧清洗,洗涤间清洗按漏水测试、手工清洗、消毒液侵洗、无菌水洗净、妥善保管的程序进行。  (2)内镜本身不能进行高温高压灭菌(通常能高温高压灭菌会在外观上标有“AUTOCLAVE”或“AUTOCLAVABLE”或涂有绿色标识)。  (3)确认清洗工具没有脏污,防水盖内侧没有水滴,确认清洗工具没有磨损划痕、裂缝、扭曲、金属与刷毛脱落等,劣质清洗工具不但不能有效清洗内镜,反而能造成内镜破损。  (4)在保存内镜之前,请确认内镜表面和所有管道完全干燥,残留水汽有助于空气中的细菌在内镜内外繁殖增生,造成污染。  (5)干净的内镜应该垂直挂放在干燥、温度适中的地方,手提箱不宜用作保存清洗和消毒后的内镜,只可用作运输往来工具。  常见故障及维修  (1)喷嘴堵塞  (2)送水、送气不畅  (3)附件插入的问题  (4)内镜漏水  (5)内镜与附件损坏  (6)吸引的故障  (7)光亮度调节故障
20
2021-08
大型医疗设备有哪些
  大型医疗设备分类有2种,一个是甲类和有一个就是乙类。下面是大型医疗设备甲乙的详细分类!  甲类:  1.X线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包括正电子发射型断层仪即PET)。  2.伽玛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γ刀)。  3.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MM50)。  4.质子治疗系统。  5.其它单价在50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医用设备。  乙类:  1.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2.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4.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  5.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SPECT)。  彩超不属于乙类大型医疗设备。  由于现代医院使用的市值较高、体积较大的医疗设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CT、核磁共振、DR系统、CR、工频X光机、推车式B型超声波诊断仪、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等。
20
2021-08
光纤,你咋那么脆弱呢
  钬激光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遍地都是了,光纤消耗自然也越来越多,好多人在说,光纤,咋又坏了呢?很贵的呀。  啰嗦几句,光纤,你咋那么脆弱?  首先,光纤材料是:二氧化硅,俗称玻璃,加入三氧化二硼,二氧化锗,但,还是玻璃呀,大家都知道玻璃很脆,一个零点几毫米直径的玻璃丝,一碰就断,于是加上尼龙或四氟乙烯之类的护套保护一下,好像结实了,但实质还是玻璃丝,脆,是不能更改的。如果,您试试,把光纤皮剥掉,那个玻璃心,一碰就断。拿刀片轻轻划一下外皮,用小拇指轻弹,同样光纤立断。  第二,光纤传递激光,大家都能理解,传输效率不可能100%,一定有损耗,损耗无可避免。损耗的部分去哪里了?毕竟物质不灭能量不灭,一部分散失到周边,一部分被吸收,吸收的部分,也会对光纤产生危害。  第三,激光碎石,其实质还是冲击波碎石,冲击波也是双向的,一头冲向了石头,打碎结石,另一头,冲回了光纤,对光纤伤害也不小,虽然光纤只是末端崩掉一点,整个没有断,但它有内伤呀。  第四,激光光纤怎样碎石的(不是指激光碎石原理),大家知道,光纤传输激光,在末端发出激光,打到结石,界面不同,能量释放,结石被打碎。同样,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也是“打”入光纤的,只是光纤透光,反应小一点,但,也是界面呀,也会有一次”碎石”,也就是,激光器发出激光打到光纤端面,是一次小碎石。光纤传输激光到末端碰到结石,再来一次大碎石。大碎石小碎石也都是碎石呀,光纤端面经过无数次小碎石,累计下来,也就被碎石了。  进一步,光纤端面,能一直保持干净吗?不能,一定会有灰尘、水汽凝结,如此,端面透光率就会下降,就会产生稍大一点“碎石”,光纤端面就出坑了,这个坑是麻面,透光效率不够,于是放大碎石效果,光纤崩角,全反射消失,加速损坏。再用几次,您会觉得机器声音变闷了,结石不碎了,光纤接头黑了,彻底烧了。  第五,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不是水平进入光纤的,很大一部分是斜着打入光纤,斜一点的可以继续进入光纤传输,歪的多的,就会穿透光纤,从侧面出来,从内部烧毁光纤。这种现象不多,很少看到完整的这个现象,就是光纤端面好的,而光纤铁头里面却断了。更多的是,光纤端面烧了,剥开看,原来里面也烧了。  第六,光纤这么细,那激光器里发出的激光,必须更细,才能进入光纤内部而不是打到光纤外面(包括外面及包层),如果,激光器发出的光没有全部进入光纤芯层,不管打到外面还是包层,都不能进入光纤传走,能量不灭,这部分能量,就会用于烧光纤,就算溢出很少,累计起来,也会烧毁光纤。  进一步,大家都知道粗光纤比细光纤寿命长,传输能量大。原因之一是这一条,光纤越粗,就越不容易使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打到光纤外面,就越不容易坏。  再进一步,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质量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包括激光晶体、激光镜片,都会随着工作时间和功率的变化而发生热变形,也就会引起激光光斑变大,更容易烧光纤。这是高功率或长时间工作更容易烧光纤的原因之一。  第七,光纤荷载功率,平时我们讲功率是单脉冲能量和脉冲频率乘积。其实更重要的是单脉冲能量,频率不重要。就像一条公路,跑小客车,一分钟跑一辆,不会坏,如果跑100吨大货,哪怕一小时跑一辆,路也会被跑坏,如果跑自行车,哪怕是1秒钟1辆,可能永远不坏,虽然这三种车每小时通过的总重量是相同的,但对公路影响完全不同。  对应激光,光纤就是公路,小焦耳大赫兹,就是在跑小汽车,大焦耳小赫兹,就是在跑大货车,自行车吗,可以算连续激光吧(除钬激光外,基本都是连续光),虽然,这条光纤传输的能量值一样或者说传输功率一样,但对光纤损耗完全不同。  如何延长光纤的使用寿命?  1、买好机器,激光器好,镜片好,光束质量好,接口质量好。  2、买好光纤,同轴度好,端面垂直度好,同心度好,纯净度高。  3、光纤拧到位,一定拧到位,要拧不动而不仅仅看屏幕显示光纤到位。  4、尽量少弯折光纤,能用粗的不用细的(还要注意考虑通水的因素)。  5、用后光纤端面不碰,端面帽子戴好,激光器封帽戴好。  6、用完剪掉一节光纤,为消毒安全,也会提高一点传输效率,还能让厂家多卖几个光纤。  7、尽量小焦耳大赫兹,这样光纤省,还能把结石打得更细,还位移小。  8、经常检查光纤端面,有问题及时换,不要等光纤完全烧了在台上着急。  9、尽量不要让光纤在机器上烧毁,以免烟雾铁屑污染偶合镜,使光斑变大,更易烧光纤。  10、可以选特殊接头的光纤,不易烧,烧了也不冒烟不冒火。  总之,规范钬激光光纤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光纤损耗,更是保护内窥镜(特别是软镜)和病人,毕竟,手术安全和节省既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国家医改的主题。
20
2021-08
X光机、CT、MRI、彩超的区别
  可以肯定的是,每一种技术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但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来讲,这些检测方法究竟是什么原理,是不是真的适合检查自已的疾病往往那是—头雾水。在这里我就对这些检测技术做一简要介绍.  x射线成像  x射线成像的原理基于x射线本身的特性和人体组织结构的特点.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而人体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所以x射线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剩余的x射线又利用其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在荧屏或x光片上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这样医生就可以通过x射线检查来识别各种组织,并根据阴影的形态和浓淡变化来分析其是否属于正常。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分为高密度(如骨、钙化灶等);中等密月(如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等)低密度(如脂肪、呼吸道和胃肠道的气体等)当x射线穿透低密度组织时,被吸收的x射线少。  剩余的x射线多.使x射线胶片感光多,从而在x光片上呈现黑影,这是因为其胶片上的光敏感物质与我们日常照相所用的胶卷上的感光物质相同,都是溴化银。若你有一些摄影知识的话就会知道,胶片感光后产生潜影,经显影和定影处理后,银离子被还原成银.沉积于胶片内,故呈黑色。  而未感光的溴化银会被洗掉,显出透明本色。所以当x射线穿透高密度组织时,在x光片上呈现白影(即透明度较高,白是相对黑来说的)。组织器官的厚度对x射线的穿透也有影响,厚的部分吸收x射线多,透过的x射线少,薄的部分则相反c举个例子来说,正常的肺组织因含有低密度的大量气体.故在x光片上呈现黑色,当肺结核时,肺组织中会出现中等密度的纤维性改变和高密度的钙化灶、x光片上则表现为黑影中出现灰影和白影,从而协助诊断.尽管现代影像技术,例如CT和MRI(核磁)等对疾病诊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一些部位,如胃肠,仍主要使用x射线检查.骨骼肌肉系统和胸部也多首先应用x射线检查。  而脑、脊髓、肝、胆、胰等的诊断则主要靠现代影像学,x射线检查作用较小。x射线具有放射性,可产牛电离效应,过量接触x射线会导致放射损害.虽然在容许范围内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也要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尤其是孕妇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防护.计算机断体层成像(CT)  CT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而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从而获得数字化的重建断层图像.其密度分辨力明显优于x射线图像,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前面已经谈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密度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风同,这点与x光片颇为相似*CT片上的黑影也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肺部;白影则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  但CT的密度分辨力要远高于x射线图像、这就是它的突出优点。它能够使软组织这种密度差别小,吸收系数接近于水的结构也形成对比而成像,不论是那些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还是其病变都可清晰显示。CT的另一大突破就是使所谓的高密度和低密度有了量的概念,用CT值来说明密度高低.这是x射线图像无法做到的。另外,CT图像是断层图像.通常是横断面.所以为了显示整个器官,就需要多帧连续的断层图像,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张CT片上有若干个小图像的原因。  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较高.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定限度,所以除颅脑、肝、胆、胰、脾等脏器疾病外,不宜将CT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  超声成像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入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相处理后形成图形、曲线或其他数据,借此进行疾病的诊断.人体结构就是一个复杂的介质,各种器官与组织、包括病理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声阻抗和声衰减特性。超声射入人体后,由表面到深部,经过不同声阻抗和不同衰减特性的器官与组织,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和衰减。  超声设备接收回声后,根据回声的强弱用明暗不同的光点依次显示在荧屏上,便可显示出超声图像。入射超声如遇到活动的小界面或大界面后,其散射和反射的回声会产生频率的改变即频移。这称为超声的多普勒效应。利用这一特性可对心、肝、肾等脏器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实时观测。  我们在医院常见的多是B型超声仪即B超,其实超声仪器设备类型很多。B型超声仪是以明暗不同的光点反映回声变化、形成断面二维声像图;A型超声仪是以波幅变化反映回声的情况.属早期产品;M型是以单声束取样获得活动界面回声.最后得到“距离一时间”曲线,如心脏瓣膜曲线、心壁活动曲线等就是M型组声心动田。  上述3种均为脉冲回声式.还有一种是频移回声式,它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可对心脏与血流进行探测分析.包括频移示波型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检测技术在临床,脉冲回声式B型超声应用较广,而且它也多是新的先进超声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超声心动因也是我们在临床常见的一项检查.其实它也包括很多种.如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连续关系等)、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血管内血流方向、速度和状态)。超声检查无刨伤、无痛苦、无电离辐射,是许多内脏、软组织器官检查的首选方法,尤其对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内局限性病变的诊断以及胆囊内微小的隆起性病变和结石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  在早期妊娠诊断、体检和防癌普查等方面也被广泛使用。但由于超声的物理性质.使其对骨骼、肺和肠管的检查受到限制,而且超声成像中的伪像较多,图像质量易受气体和皮下脂肪的干扰,所以在做妇产科或盆部检查时要憋尿使膀肮充盈以避免气体干扰。还有就是其显示范围较小,图像的整体性不如CT和MR。核磁共振成像(MR)  核磁共振亦称磁共振、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于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种成像技术。参与MR成像的因素较多、技术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也较为专业,我们只做简要介绍。MR是将患者置于强的外磁场中,发射无线波,再瞬间关闭无线电波,接收由患者体内发出的磁共振信号,然后用磁共振信号重建图像。  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组织的密度差异是CT成像的基础.并有CT值表示密度的高低。但MR成像却有多个参数,如T1、T2和自旋质子密度等。Tl是纵向弛豫时间.T2是横向弛豫时间.它们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必过多了解,只要知道不同组织结构其T1、T2和质子密度不同。  例如,正常肝的T1值是140-70,肝癌则为300-450;又如.正常大脑的T1值是600.T2值是100;正常小脑T1值是585,T2值是90。有了这种差异,我们就可以获得选定层面各种正常或病理组织的影像。  与CT一样,MR图像也是以不同灰度显示的黑白影像.但CT只反映组织密度,而MR图像则可反映T1、T2或质子密度。在T1图像上,脂肪呈白影;脑与肌肉影像灰;骨与空气影像黑暗。需要注意的是,由于T1和T2反映的是不同时间,所以在T1和T2图像上,相同组织的灰度可能不同,甚至相反。例如,脑脊液在Tl图像上影像黑(低信号),而在T2图像上呈白色(高信号)。不同病理组织的信号强度也不相同.例如,水肿在Tl图像上呈黑影,而在T2图像上呈白影;钙化灶则在T1和T2图像上均呈黑影。  MR所显示的解剖结构逼真,使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均可清晰显示.具有高的软组织对比分辨力.无骨伪影干扰.不用对比剂即可进行血流成像,其多参数成像便于对照比较、并可获得多方位成像、是普通CT难以做到的。  MR诊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神经系统的应用较为成熟。但它不是没有缺点,如对钙化灶显示不敏感,在显示骨骼和胃肠方面有一定限制,还会受到磁共振机伪影、运动伪影、金属异物伪影的干扰。MR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检查所需时间长也是不足之处。另外,置有心脏起搏器或人工金属材料如动脉瘤夹等的患者,禁用MR检查。还有,在较为封闭的扫描孔中患者要坚持不动较长时间,可能会带来不适感。 
20
2021-08
B超、X线、CT、磁共振,医用设备的了解
  在门诊就诊时,医生们总会开具各种各样的检查,有B超,有X线,有CT,有磁共振,可谓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傻傻分不清楚。那么,这些检查又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检查适合什么样的疾病呢?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萌萌哒科普吧。  B超  其实,现在医院都已经改叫彩超了,区别就和名字上体现的那样,彩超就是彩色的B超,图像更加清晰,也更有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近几年,超声检查的技术和手段可以说是飞速发展。有专门做心脏的心脏超声,有为女性设计的经阴道超声,有专门看脑部血管的脑多普勒。  临床上,彩超主要应用于以下四类部位的检查。第一,浅表的小器官,包括甲状腺、乳腺、睾丸等,这类器官分布在体表,周围无其他组织遮挡,超声波可以比较清晰的显示这些器官的形态,因而精确度较高。  第二,腹腔浅层脏器,主要包括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这些器官分布在腹腔的浅层,超声波也可以轻松的穿过腹部脂肪和肌肉进行较为准确的观察。  第三,妇科检查,由于子宫、附件其实并不在腹腔的浅层,本身彩超对这些器官并不具备优势,然而,经阴道超声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最后,彩超对心脏和血管的检查也是一大优势,心脏及周围大血管、脑血管、颈部血管、双下肢动静脉、腹腔脏器的血管,彩超都可以进行十分精确的判断。  X线和CT  X线又叫伦琴射线,它具备穿透物质的能力,这与超声检查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临床上,X线对肺部疾病、肠梗阻、骨折、脊柱病变都有一定的意义。  CT其实也是一种X线,而它优于X线的地方则在于,它能通过多束X线对一个器官或者组织进行分层观看,能够看到这个器官或者组织内部的情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团棉花里抱着一个铁块,X线检查可以告诉大家,棉花里是一个铁块;而CT检查可以观察铁块内部的结构。  CT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从头到脚都可以进行检查,而根据精确程度的不同,在脑出血、肺部疾病方面CT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肺部疾病,CT简直就是为肺量身定做的检查手段。​  在腹腔脏器方面,CT对不同部位的结石显像十分到位,而受制于腹腔内密密麻麻分布的不同脏器,如果要进行更清楚的观察,则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  X线和CT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因此婴幼儿、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女性是不建议进行这些检查的。通常来说,以胸片和肺部CT为例,CT的放射剂量在X线的10-20倍左右,但是都在人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完全不必引起恐慌。在这里,特别批评一下胸透这项检查,看的没有胸片清楚,放射剂量却是胸片的10倍,简直是害人没商量。  磁共振  完整的名称是核磁共振,为了避免由于“核”带来的恐慌,在临床上一般将其称为磁共振,简称MRI。与CT不同,磁共振没有任何放射性危害,绝对绿色无公害。而且在脑梗塞(尤其是小的腔梗)、腹腔脏器、四肢、脊柱以及其他软组织的显像清晰度上优于CT。  磁共振的缺点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磁共振的检查时间比较长,透露磁共振的检查时间大约在10分钟以上,而头颅CT则只需要2分钟左右;  第二,磁共振检查时会不停的发出声音,同时又由于患者完全处在一个狭小密闭的空间内,容易引起心里的不适和恐慌,我就曾经见过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在做到一半的时候从机器里面爬了出来;  第三,磁共振对于体内安装了起搏器的患者,有一定局限性,即使现在有不受起搏器影响的磁共振机器问世,但尚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也是一个遗憾之处吧。  
20
2021-08
原来这就是CT机要预热的原因
  所有的X射线管尽管内部真空度很高,但是仍然还有少量的残余的气体分子。这些残余气体分子一般都分布在管件里边,比如金属表面、绝缘体、吸气剂。  当X射线管放置很长时间不使用时,这些气体分子的分布将会遭到破坏。这时,如果X射线管不经过预热就投入使用的话,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放电。所以,预热程序使得气体分子的分布重新建立。  这时,如果X射线管不经过预热就投入使用的话,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放电。所以,预热程序使得气体分子的分布重新建立。  例如:一支450KV的X射线管每天用300KV的条件连续工作六周,停止工作一两天后再在300KV的条件工作时我们是否要训到450KV呢?  回答是:不需要。因为X射线管在一两天之内可以记住以前的工作条件。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这支射线管在一个工作日内工作在不同的KV值条件下,我们必须把射线管训到所想用的最高KV值。  若射线管的最大使用参数是350KV,就没必要每天把射线管训到450KV0.jpg  球管使用操作的最佳流程  1.依照CT屏幕提示,需按规定及时运行球管预热程序。  当屏幕自动出现预热提示时,操作员必须对球管进行预热,这样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和提高球管的使用寿命。为提高预热效率,建议合理安排各扫描部位的病人流量。​  2.在临床应用时,除了心脏扫描外,应尽量减少0.35秒描旋转的使用。心脏扫描需启用0.35秒旋转,其他部位的扫描应该选择适当的速度,请参考原厂操作培训部建立的扫描协议,尽可能减小球管损耗。  3.病人扫描结束后,应及时选择“EndExam”键,以便停止球管运转。扫描结束时请及时按“EndExam”键,这样极大地减少了球管在机架中空转的时间和球管旋转阳极的转数。免去球管在没必要的情况下旋转时间过长,浪费了球管的使用寿命。  以上建议能使球管发挥更好的使用效果,达到更长的寿命,帮助医院节约CT的使用成本,发挥最大的效能。
20
2021-08
医疗设备维修—呼吸机维修
  家用呼吸机的平均使用寿命为五年左右。实际使用寿命与使用环境、使用方法、维护情况等直接相关,如果主人能精心维护和保养,呼吸机的使用寿命会延长,下面就教给大家一些简单的保养和维护的方法。  主机  ①白天切掉电源,勿使呼吸机处于带电状态;  ②定期用棉质毛巾清洁,避免潮湿,保持干净;  ③放置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④平时可以在上面盖一块干净布,防止灰尘进入主机;  ⑤移动时,取下湿化器的水罐,倒出湿化水,防止湿化水进入主机(由此造成的故障不在保修范围内);  ⑥在使用过程中如感觉压力过高或不足,也请联系我们。  过滤棉  ①呼吸机滤膜滤棉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粉尘,甲醛。  ②过滤棉采用PET超细纺丝纤维制成,它的材质安全无毒害,没有气味,孔径经过专门的设计材料的,硬挺度能够保证在风机产生的吸力下不会变形。  ③产品是一次性的,不能清洗和重复使用,更换频率与环境有关。  ④长期布更换滤膜,滤膜失效后,不能过滤灰尘;大的尘土颗粒计入呼吸机可能造成呼吸机电机轴承磨损,减少电机寿命,增大电机噪音。  ⑤更换时间视居家环境而定,一般1-3个月更换,每周可用手把灰尘弹出;滤膜颜色变灰应及时更换。  3.湿化器  如何拆卸清洗呼吸机加湿器。  1.滑动加湿器右边锁扣。  2.向上打开上盖。  3.取出加水盒。  4.除去加水盒内多余的水。  5.向外掰开四边的卡扣。  6.即可拆开水盒盖、加热板和基座。  ①一般晚上用的时候加上蒸馏水或凉白开水,不要超过最高水位线。  ②建议1~3更换一次,早上把剩余的水倒掉,保持水罐干燥。  ③移动时取下水罐,倒出昨晚余下的水,避免流入主机。  ④建议1~3天用温水清洗加湿器一次,使用中性洗洁剂,使用清水冲洗干净,自然风干,避免阳光直射。  ⑤如果注意到水罐内有水垢或沉积物,给水罐内加水至最高位(兑入1:10的食用醋),浸泡10分钟后倒出,再用清水清洗水罐,自然控干。  ⑥不要使用漂白剂、酒精、酸洗或碱性(化学)溶液;保湿、抗菌或溶脂性肥皂;水质软化剂或除锈剂。  4.面罩  ①建议1~3天清洗一次,用中性的稀释肥皂温水(30°)或婴儿用清洗液清洗(不含头带),不要浸泡,不要使用芳香性的肥皂,冲洗干净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②两周至一个月,分解鼻面罩各组件,用中性的稀释肥皂温水(30°)或婴儿用清洗液清洗(不含头带和管路),请用柔软毛刷清洁通气孔,冲洗干净,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头带建议一个月清洗一次。  ③鼻面罩是耗材类产品,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效果,建议1~2年更换一次。  5.管路  ①建议1~3天用清水清洗一次,一周后用中性的稀释肥皂温水(30°)或婴儿用清洗液清洗,冲洗干净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②切记塑料部件不要暴晒在阳光下,避免缩短使用寿命。  最后,建议呼吸机的所有部件和主机使用半年至一年内进行消毒杀菌一次,可以拿到专业的维修保养公司,公司有专门的消毒机器进行消毒。
20
2021-08
医疗设备电子腹腔镜的优点及日常保养方法
  电子腹腔镜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  内窥镜,摄像系统,强生超声刀刷次数手术器械,医疗设备维修  电子腹腔镜的优点:  1.CCD放在内镜前端,图像更直接、更鲜明;  2.一体化设计,可高温高压消毒,更易安装、清洗,图像不容易起雾;  3.解决图像旋转问题,免调焦。  因为电子腹腔镜有以上优点,受医生青睐,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有使用,必然会有使用上的自然损耗,并且其使用寿命与操作者关系甚大。今天小编告诉大家一些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会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  一:清洗  1.术后立即清洗:用洗涤剂出去血液组织硬块。  2.术后床侧清洗:关闭主机和光源,除下导光和扁平接口,用脱离子水/蒸馏水使用纱布把血迹抹掉。  3.清洗摄像机插头:要确保摄像机插头的电接触点干燥,使用干净的无绒布擦干触点。如果不擦干,可能会造成OTV-S7V主机电子接触点生锈。  人工清洗过程:  1.用水(<20℃)彻底清洗所有器具部位;  2.使用PH值中性的活性剂含量低的医用内窥镜清洗剂在手温的溶液中清洗粘结牢固的污物;  3.不可以把器具浸泡60分钟以上;  4.把可见污垢全部清除掉;  5.洗净后,用离子水(蒸馏水)冲洗;  6.沥去所有部件里的水,用软布或海绵擦去残余的水。  清洗注意事项:  1.对内镜的撞击可能会造成物镜的脱落和CCD组件损坏的,请在清洗消毒时小心谨慎,避免内镜受到大力撞击或者尖锐物品划伤。如果受到大力撞击或者划伤可能会造成操作手把入水,有可能直接造成CCD或者导光束的烧毁;  2.请将电子腹腔镜分开个别清洗,与其他器具分开清洗;  3.请勿使用超声清洗;  4.要确保导光束不接触带有锋利边角和尖针的物体;  5.擦拭显像光学试管的物镜窗口和导光束接头的光学入射面请用浸渍70%酒精的棉球擦拭,请勿使用金属棉签。  二:消毒  内窥镜,摄像系统,强生超声刀刷次数手术器械,医疗设备维修  三:装入器具盒  1.打开盒盖,把所有的四个夹子松开。  2.打开器具盒盖,按照器械消毒盒中的安放图和标志把器械装入器械消毒盒中;  3.从导光束开始,然后按箭头的方向放置摄像机电缆,随后插入摄像机插头;  4.再按箭头所示放置导光束;  5.最后把电子光学视管的主体放入器械消毒盒。
广东德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